金融科技
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做好小微企业保险?
成立于 2015 年的美国保险科技公司 CoverWallet,拥有两位毫无保险背景的联合创始人。
担任首席执行官的 Inaki Berenguer 拥有剑桥大学工程学博士和麻省理工学院 MBA 学位,曾在麦肯锡从事电信、银行等行业的咨询工作,后来成为连续创业者,先后创办的两家公司均被大公司收购。另一位联合创始人 Rashmi Melgiri,长达十年的工作经历也全部在管理咨询行业。

△ CoverWallet 的两位联合创始人 | 图自:推特
为什么他们会创办 CoverWallet 这样一家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的保险公司?
Berenguer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他的第二个创业项目当时因为业务成长需要,整个团队要搬到纽约办公。当他正要租下一间办公室时,房东表示必须先要买保险才能签约。
在美国,小微企业保险主要包括一般责任险、产品责任险、职业责任险、商业财产险、家庭商业险、雇主险共六类。小微企业主(或合伙人)可以根据所处的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向保险经纪商定制保单。在这类保险的保护之下,房东更愿意出租他们的房产用于办公,企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也得到增强。

△ 美国小微企业管理局 SBA 将小微企业保险分为六类 | 图自:SBA
Berenguer 随即根据网上的搜索结果,在一个大型保险公司网站上输入了办公室面积、全年收入等信息。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先获得相应的保险报价,货比三家。五分钟后,网站返回的结果是:没有符合他条件的保险产品。
他不得不亲自跑到纽约当地比较大的一家保险经纪公司,阅读完一份长达 20 页的保险合同,然后签约缴费,最终总算新办公室租下来。这个过程耗费了他大半天的时间。
由于小微企业保险不如健康险、财产险等险种市场规模大——2017 年保费总额只有 800 亿美元,美国的保险公司在最近几年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并没有把这块业务的优先级设定得足够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 Berenguer 遇到的麻烦状况。
为了让美国境内 2500 多万家小微企业更方便地买到合适的商业保险,Berenguer 于 2015 年 8 月创办了 CoverWallet,其主要服务方式是通过网站和电话帮助客户完成对保险产品的咨询评估,最终完成缴费和后续理赔。
在 CoverWallet 官网,意向客户可以很方便地获得保险评估结果和保费报价。产品设计团队将险种划分地非常细,网站上可以看到的有拖车险、餐馆险、美发沙龙险等十多种。

△ CoverWallet 提供的保险产品 | 图自:官网
CoverWallet 对获得报价的流程也做了详细切分。以员工补充险为例,客户需要花一点时间在六个步骤中补充报价所需的关键信息。从开始信息输入完成到计算出保费保额,CoverWallet 号称平均只需 20 秒。
如果你觉得这些环节仍然很繁琐,还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向专业的保险规划师咨询。

△ CoverWallet 询价流程切分很细 | 图自:官网
在定价问题上,CoverWallet 执行差异化策略,不同行业、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类别的保险产品保费价格相差巨大。对比美国同类的按月付费保险产品,CoverWallet 拥有更高的价格灵活性。
从商业模式来看,CoverWallet 既是保险公司,它在美国 50 个州获得了营业执照,通过收取保费承担风险来获得收益。同时,CoverWallet 还是保险科技平台,为其它保险公司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2018 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 The Hanover 保险集团就利用 CoverWallet 开放平台建立起自己的数字保险服务 Insurago。保险客户可以直接在 Insurago 平台上完成签约缴费,已缴费客户也可以重新评估商业风险,续订或者签订新保单。
CoverWallet 开放平台主要包含三大类编程接口:QuoteAPI、BuyAPI 和 ManageAPI,分别对应客户的询价、购买、管理保单三大类常用功能。

基于这个开放平台,任何保险公司都可以快速将既有保险产品数字化并部署上线。对于保险客户来说,最大的便利在于无需跑腿直接在线上完成,也不用耗费大量时间阅读合同政策。后续管理或变更保单,也可以直接在线上完成。
从 2015 年上线至今,CoverWallet 已经积累了 16 家保险经纪商作为大客户,另外还有 100 家在排队等待。
Berenguer 表示,美国大约有 40000 多家保险经纪商和 50 万经纪人仍未接触到 CoverWallet 这样的数字化工具,市场空间比较可观。收入来源上,CoverWallet 主要靠保费收入和保险平台解决方案收入两大块,但 Berenguer 并未透露具体的收入数字和盈亏情况。
到目前为止,CoverWallet 累计完成了七轮融资,总金额达 4000 万美元,投资机构包括 Index Ventures、Two Sigma、Zurich Insurance Group 等知名公司。最新加入的投资方是澳大利亚保险巨头 Aon,通过二者达成的战略合作关系,或许有助于 CoverWallet 拓展澳洲乃至全球市场。
来源:未央网
商业改变世界,创业就是交朋友。添加六哥微信号,聊创业聊未来:jackhe2013
作为创业者,我们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我们团队希望把每天的观察写成文章,从万千信息中挖掘最有价值的商业创意和创新思考,帮你省时间,让这些知识成为你事业的启发。我是六哥,感谢关注【商业不靠谱】。
金融科技
空手套白狼火爆美股:一文读懂华尔街IPO宠儿“SPAC”

曾经被视为问题资产避难所的SPAC,如今已经成为华尔街的宠儿。
SPAC,全称为Special-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也被成为空壳公司、空白支票公司或者僵尸基金。SPAC公司没有实际的销售业务,却拥有大量现金,专门用来做兼并和收购交易。
操作过程来看,SPAC通过IPO筹集资金,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找到收购目标。随着SPAC和目标企业完成合并,目标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近来,美国卡车界特斯拉的Nikola、在线体育博彩网站Draft Kings等一批明星股都是放弃了传统的IPO,通过与SPAC合并而实现上市。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位于旧金山的房地产初创公司Opendoor同意与空壳公司Social Capital Hedosophia II合并。
Social Capital Hedosophia II是一家SPAC,今年4月这家空壳公司刚刚完成了传统IPO程序。对Opendoor来说,合并意味着最终将成为一家公开上市公司,且无需经过传统IPO程序,包括长达数月的路演、复杂的证券备案等等。
“这是上市和避免审查的后门”
实际上,SPAC并不是新出现的名词,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存在。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Niron Stabinsk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在2005年处理了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SPAC,当时SPAC还很少见,但在当时,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的名词。
然而在今年流动性高企以及对新增长型公司的极大热情背景下,情况发生了转变。复兴资本(Renaissance Capital)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SPAC IPO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82宗。
华尔街对SPAC热情高涨,用复兴资本负责人Kathleen Smith的话来说,这就是“上市和避免审查的后门”。
一方面,这种方式更加简单。对于一家由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科技初创公司而言,SPAC提供了一个将个人财富变现、同时为运营公司筹集资金的机会。与传统IPO相比,SPAC更为简单、高效,方式上更接近企业合并。
另一方面,传统IPO通常定价错误,这意味着初创公司需要其他选择。
加州风险投资家Bill Gurley在8月下旬的博客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并广为流传。他表示,传统IPO过程没有使用基于市场的方法来有效匹配供需、并发现价格;此外,大多数股票的潜在买家被挡在了IPO门外,只有投行最好的客户才有机会接触。
良性循环 重量级大咖纷纷加入
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对SPAC的热情也是一种良性循环:知名度较高的投资者推出空壳公司,吸引热门的初创企业,然后再吸引更多投资者。
对这些投资者来说,入股SPAC让他们以折价买入一家快速成长初创公司的股份;如果没有好的交易实现,那么这些投资人也可能能够赎回资金。另外,作为SPAC的大股东,还能占据上风,比如有媒体报道,SPAC的最大投资者在保密协议下事先被告知了收购目标。
比如SPAC已经吸引了一众知名人士的参与,包括Facebook前高管、风险投资家Chamath Palihapitiya,他就通过SPAC帮助理查德·布兰森的太空旅游公司维珍银河实现上市。此外,还有美国前众议院议长Paul Ryan、对冲基金经理Bill Ackman、领英创始人Reid Hoffman等重量级大咖。
其中,Martin Franklin是SPAC大受欢迎之前就参与其中的著名投资人之一。自2006年以来,他已经筹集了6家SPAC。不过他对于当前的情况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在美国,投资者可以投票反对交易并赎回资金。
对冲基金大佬Bill Ackman也是活跃在这一领域的大咖。今年7月他为一家空壳公司筹集了40亿美元资金,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SPAC IPO。
不过大佬也有吃闭门羹的时候。9月初要消息称,爱彼迎拒绝了来自亿万富翁Bill Ackman的并购计划,该计划意图通过使爱彼迎和Ackman的空头支票公司合并以完成爱彼迎的上市。但爱彼迎表示更倾向于传统IPO方式。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商业改变世界,创业就是交朋友。添加六哥微信号,聊创业聊未来:jackhe2013
作为创业者,我们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我们团队希望把每天的观察写成文章,从万千信息中挖掘最有价值的商业创意和创新思考,帮你省时间,让这些知识成为你事业的启发。我是六哥,感谢关注【商业不靠谱】。
金融科技
创业时代新趋势,风险投资工作室的兴起

这个世界需要大规模且大胆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影响人类的那些最棘手的问题。气候变化、太空探索、海洋探索、粮食短缺和大规模暴力等问题,需要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私营企业来制定解决方案。对商业部门来说,尤其是对企业家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思考创新和商业机会的新时代。
我们看到了定义过去30年的创业时代的终结。年轻的初创大学生并不是最有能力解决人类那些大危机的人。这需要一个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企业家组成的团队来建立这些充满活力的新业务。
到目前为止,这些挑战要么由主要科技公司的内部“X”项目来解决,要么由政府缩减项目来解决。虽然这两种开发途径仍然是相关的和必要的,但风险工作室特别适合我们当前在创新方面面临的挑战。风险投资公司和加速器通过招募初创企业,并为它们提供资金,以换取股权,实现快速增长。与它们不同的是,风险工作室是那些拥有资金、内部专业知识和耐心的公司(大多数由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新者和投资者组成)。
通过采用新颖的方法和理念进行领导,风险工作室有效地将初创企业的颠覆性与必要的团队和资源的稳定性结合起来,以建立在实现盈利和灵活掌握公共与私人机会之前需要十年规划的公司。
这就是他们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
我们目前的模式不会发展下一个大企业
目前的投资模式不支持解决我们最大问题所需的业务类型。原因如下:
风投如今已经进入下一轮。
它正在减少早期风险。
它的模型不一定能实现我们需要开发的那种大想法、研究驱动的解决方案。
标准的10年期(强调退出)根本不是为了支持我们所需要的那种科技公司孵化。
风险工作室的资金重新考虑了这种关系。在融资层面上,像Obvious Ventures、Atomic或Science这样的公司正在提供资金帮助公司起步,但同时也采取了一种更加实际和协作的方式。这种新方法使他们的投资更加安全,并支持需要更多时间开发新解决方案的企业家。
这已不再是一个快速失败并颠覆一切的时代。这种模式将人类置于危险之中。相反,我们正进入一个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该时代提供了基于长期价值的业务。没有人想在太空中快速失败,因为代价是人类的生命和维持我们物种的能力。
它们与单一品牌形成竞争
风险工作室的合作重点是允许技术的横向集成。这消除了典型的开发竖井,并允许通过多个用例测试场更快地加速技术。深层次的技术和科学研究可以孵化和应用,就像SRI International的模式产生了包括Siri在内的多项人工智能创新一样。合作孕育了大规模的技术飞跃。
此外,风险工作室模式允许与大型科技公司(如Alphabet和Facebook)竞争。当创新落在拥有垄断市场的人手中时,它就会陷入困境。为了确保美国的竞争力,发展不应该只留给这些公司。我们需要Alphabet的Sidewalk Labs,独立公司如Idealab,以及风险工作室如Sidebench与Prehype。以上所有我们都需要更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多样化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大问题。
他们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创业模式
好点子层出不穷,但要想创建一家成功的公司,所需的执行力是完全不同的。像YCombinator、500Startups和Techstars这样的加速器,帮助培育了快速启动的模式,将潜在的创业者从想法带到市场,当然也帮助创建了一些著名的公司。但风险工作室模式通过提供更综合的资源、专业知识、技术,或许最重要的是“时间”,来培养更好的企业家。就像企业常驻项目一样,这些工作室将经验丰富的运营商与准备进入市场的公司相匹配。
旧模式不是为深入研究科技和技术创新而建立的。以导师为中心的加速器项目并不总是培养未来企业家的最佳方案。像Techstars这样的领先加速器也会冒险进入工作室模式是有原因的。(有趣的是,当风险工作室刚刚兴起时,Techstars的创始人Brad Feld基本上对这种模式不屑一顾。)
成功的风险工作室,如BetaWorks和Tangelo,除了技术之外,还创建了新的项目来培养更好的企业家。这对于发展一家能够在世界上产生真正影响的公司至关重要。
不仅仅是今天的商业和融资环境使得风险工作室模式更有意义。这也是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所必然需要的。当我们谈论建立初创企业时,我们真正谈论的是建立可持续的创新和打破传统的做事方式。
风险工作室模式不一定是创建初创企业的最佳模式,但它肯定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模式。
商业改变世界,创业就是交朋友。添加六哥微信号,聊创业聊未来:jackhe2013
作为创业者,我们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我们团队希望把每天的观察写成文章,从万千信息中挖掘最有价值的商业创意和创新思考,帮你省时间,让这些知识成为你事业的启发。我是六哥,感谢关注【商业不靠谱】。
金融科技
零工经济崛起,开户借款却是难题!国外FinTech 怎么破解?

随着零工经济崛起,不少人为了追求更弹性的生活型态、更多元的工作内容,选择身兼多职「接案」维生。许多新创看见商机,纷纷成立接案平台,如家喻户晓的叫车App Uber、住宿平台Airbnb、接案平台Upwork等。这些新创为零工创造工作机会,还有另一些新创将角度调换过来—— 锁定零工的需求,抓住零工经济带来的商机。
世界各地近年都有许多人转职成为自由工作者,无论是低技术或是高技术零工,他们都常因提不出稳定的薪资来源,在申请银行服务时备受刁难。「尤其当你是独自经营者或是自由接案者时,(金融服务)的选项其实不多」其中一位名为Johnny Reinsch的接案族分享道,他从律师转职成为接案法律顾问,拥有良好案源更是知名银行的老主顾,却曾因延迟五天缴房贷无法获得银行通融,觉得心灰意冷,而他仅是众多传统银行拒绝的接案族之一。
除了申请金融服务困难度提高外,不稳定的收入也成为银行信用评等上的麻烦,影响到申办信用卡、房贷、或开户时的权益,甚至可能大大影响储蓄率低的国家中零工族的财务状况。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两家极具发展潜力的国外新创,希望透过Fintech解决现代接案者的财务问题。
Even:与沃尔玛(Walmart)合作的Fintech App
许多零工会遇到一样的问题:钱还没进来,却有一笔支出要先付。
因此Even带有预先支付功能,用户可先从App提领现金,待薪资汇进户头时App便会自动把预付的款项扣除,如此一来,用户无需申请银行贷款手续,更省下了支付贷款利息金额。再者,自由接案者因无唯一薪资来源,常常搞不清楚众多款项与专案间,到底哪些案主付清了,哪些已逾期,甚至成为呆帐。
面对此问题,Even透过手动及系统自动记录收支款项,由App自动追查待收、待付帐款,让所有款项皆能一目了然。除此之外,由于零工经济者易沦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漏网之鱼,自动化储蓄功能也能帮助接案者无痛存钱,透过App自动储蓄以累积自己的紧急备用金及退休金。
除了提供零工客户解决方案之外,沃尔玛(Walmart)为了协助员工建立良好的财务状况,也与Even合作,希望当员工发生紧急状况时,能透过提早领取薪资来度过难关,减少对工作上的影响;长期层面来看,则希望帮助无储蓄习惯的美国员工们,打造自己的经济安全网,透过简单App操作,便能达成初步理财的效益。
Lili:专为零工打造,不受疫情影响获千万美元投资
「我们分析了现代工作者所面临到各种面向的问题:从银行业务到税务、支出等等,并创造了在变化不断的工作环境中,帮助他们持续成长的简单上手App。」Lili 创办人Lilac Bar David 说道。
Lili于2018年成立于纽约,它从一开始的设计思维、支援功能、使用介面等都抛去传统银行思维,专为接案者打造。Lili整合接案者可能用到的所有功能于App中,包含:分类记帐、个人财务报表、自动缴税储蓄等,甚至还发行了实体的Visa签帐卡。此外,因接案者收入较不稳定,故不向他们收取银行月费、透支费、换汇费,也无最低存款额、首次开户存款额的限制,取而代之的是:每月12至19美金的软件维护费用。
「Lili重新定义了属于零工的银行服务⋯⋯在这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下,随着未来工作型态快速变化,Lilac及Liran(Lili的CEO及CTO)的远见正改变现代工作者如何管理财务,同时帮他们省下多余的时间及金钱。」刚投资Lili 1000万美金的Group 11创投公司说道。
近年来开始有许多Fintech新创公司针对现行传统银行的缺点,推出新的解决方案,透过App的多功能设计及清楚的使用者介面,让金融服务不再由传统银行把持,而仅需用户本人及一只手机便能搞定。虽然目前国内金融业法规较为严谨, Fintech发展有限,但也期待国内外Fintech新创能相互激荡,透过创新及科技来因应席卷世界的零工浪潮。
商业改变世界,创业就是交朋友。添加六哥微信号,聊创业聊未来:jackhe2013
作为创业者,我们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我们团队希望把每天的观察写成文章,从万千信息中挖掘最有价值的商业创意和创新思考,帮你省时间,让这些知识成为你事业的启发。我是六哥,感谢关注【商业不靠谱】。
-
电商与新零售4年 前
让明星、网红给你生日祝福!名人视频问候服务Cameo获硅谷5000万美元投资
-
区块链3年 前
DeFi内能否实现无抵押贷款?加密货币无抵押借贷新模式了解一下
-
歌颂失败3年 前
过去10年英国最大的创业失败案例
-
区块链3年 前
DeFi周报:价值投资在DeFi领域更可靠
-
歌颂失败3年 前
编辑推荐:在一个陌生的城市,100美元、一辆破皮卡、零人脉,如何创立一家百万美金估值的企业?
-
交通和旅游3年 前
“以每月四万日元全日本随便住”,多地点住宅订阅模式会成为全球趋势吗?
-
文创与生活消费3年 前
餐饮界Airbnb,搭起私厨和旅人间的桥梁,全球最大社交餐饮平台成长史
-
商业趋势3年 前
疫情之下,远程经济成为最热门风口,是否能持续?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