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与新零售
网红的另类成长之路,为爱猫做调味料,找到潜在商机
好味小姐的YouTube频道的标语是「养只猫,做顿饭,一起过日子」,带有一些悠闲的味道。
但同时身兼YouTuber与电商创业家的他们,为了全力冲刺事业,悠闲与缓慢可能不太适合他们。
被电商耽误的YouTuber
「好味小姐」位于台中高铁站附近,一个Google Maps上找不到、计程车司机绕半天也寻觅不着的隐密处。终于找到后,工作室外观上看起来像是高级版的工寮,但只要推开大门,马上可以看到好味小姐团队制作猫咪食物给30万+订阅观众看的厨房场景,以及或坐或趴,散落于各角落的猫咪。
六只猫、一个宛若与世隔绝的工作室,加上三个来自云科大研究所的同班同学,陈璻安、黄奕杰和尤苇帆在2016年共同创立了「好味小姐」,在第一天就设下YouTube频道与电商双核心互相辅助的运作方式。
「我们要做内容,推广猫鲜食、食谱,电商是我们的变现方式,有钱才能支撑长久的创业路。」黄奕杰说。双管齐下的策略,并没有造成天秤偏差的结果。好味小姐在YouTube频道拥有30万+订阅,电商方面,尽管不愿透露细部数字,近年营收呈翻倍成长,以流行语来说,他们就像是「被电商耽误的YouTuber」。
而回想起当初创业的动机,好味小姐「本尊」陈璻安认为带有一点「不想坐办公室」的任性存在。
为爱猫做调味料,找到潜在商机
时间回到2014年,三人共同照顾一只挑嘴猫「短裤」,为了让短裤愿意吃饭,只能不断加重饲料口味,但长久下来对肾不好。「我们开始自己炒鲔鱼松,加在食物上引诱他吃。」陈璻安说。这就是好味小姐第一款产品,鲜食调味料的原型。
身旁养猫的朋友尝试过后也好评不断,给三人相当大的信心,设下「产出内容并靠电商维生」的目标。但当时团队中的成员仍在当兵,便请好友把产品拿去宠物用品店与动物医院贩售,「没想到持续有订单进来。」陈璻安说,更加肯定产品应该经得起市场考验,再加上也不想坐办公室,遂正式成立公司。
创立初期,好味小姐就开始拍摄内容来行销与宣传。每个礼拜,他们都会在粉丝页上推出一支猫咪食谱影片,起司猫粽子、大鱼茶碗蒸、哞哞番茄、南瓜咕咕球,一个又一个用各式各样新鲜食材做成的猫咪餐点。而在影片中,他们也毫不避讳地使用自家产品作为佐料,直接进入业配主题,「直接一点,消费者反而不会反感啦。」尤苇帆说。
而好味小姐频道在初期只有猫与做菜的「手」,直到去年陈璻安才「继承」了好味小姐这个名称。最主要还是因为加入人的元素,在主题发想上比较容易,也能呈现更多元的内容。
陈璻安一开始也排斥露脸,在多次练习后才慢慢习惯。谈到「好味小姐」这个名称,尤苇帆笑着说没有太多玄机,只是希望品牌是个具有亲和力的女性,「没浪费多少时间,我们吃个午餐就决定了。」
主题稀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台湾YouTuber发展的红利、有猫就赢一半,再加上一点点品味,让好味小姐的频道累积了不少忠实粉丝。不过,在光鲜亮丽的影片背后,好味小姐也有一段连产品都快做不出来的时光。
好味小姐的下一步:走向实体店面
「一开始没有工厂愿意帮我们做(鲜食调味料)。」陈璻安说。刚开始因为产品的量太小,工厂只愿意卖给好味小姐团队半成品,「我们要把鱼松自己带回家翻炒40分钟。」最后只好不断拜托鱼松厂的老板娘,「她可能看我们三个年轻人很可怜,才帮我们做。」想起这段经历,陈璻安仍不断大笑。
这段时间尤苇帆也承认压力与焦虑相当大,「每一个时刻都同时觉得做得不错,却也觉得做不下去了。」只要订单在跑,好像就有前进的动力;一旦订单成长减缓,就好像在步入死亡。
尽管创业维艰,在三人紧密的合作之下,也靠着影片与口碑渐渐将量与规模做了起来,开始有足够的订单跟工厂洽谈,以及有能力将部分工作内容外包出去,也开拓了产品线,除了鲜食调味料之外,还有作为影养补充的零食猫补丁、猫咪方块酥等。「我们要持续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拍片)。」尤苇帆说。
直到现在,好味小姐的订单量已相当稳定,拍片也不仅止于提升转单率,已有余力为了粉丝与受众拍片,传递他们期望改善台湾养猫族群喂食习惯的理想。
而好味小姐也加入了由游戏橘子、网银国际等游戏公司共同设立的创梦市集旗下加速器,同时获得投资。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想要补足扩张时的经验不足,希望学习到专业经理人的经验。「下一步,我们就要走向实体店面。」尤苇帆说。
前进实体店面,最主要是希望能够接触到不认识「好味小姐」的族群,以产品的设计与诉求吸引这些族群首购,毕竟透过实体通路购买宠物用品的消费者仍相当多。不过,实体店面的洽谈是庞大的业务,对于好味小姐团队来说,将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商业改变世界,创业就是交朋友。添加六哥微信号,聊创业聊未来:jackhe2013
作为创业者,我们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我们团队希望把每天的观察写成文章,从万千信息中挖掘最有价值的商业创意和创新思考,帮你省时间,让这些知识成为你事业的启发。我是六哥,感谢关注【商业不靠谱】。
文创与生活消费
一个月8.99 美元喝到饱?美知名连锁面包店切「订阅制」,高「流量」带入新客源

在美国,咖啡已经是个竞争过于激烈的市场了,除了有「第三空间」星巴克以外,很多餐饮店铺都提供咖啡,比如Dunkin’ Donuts、麦当劳等等。
这时,通常被认为是午餐店的Panera Bread 突然用Netflix 般的「订阅会员制」杀入这个市场,而且在先期测试期间,成果还相当好看。
Panera Bread 是谁?
Panera 是一家面包店,成立于1987 年,在2017 年4 月5 日由JAB 控股公司以75 亿美元收购。截至2019 年12 月30 日,Panera 以Panera Bread 或Saint Louis Bread Co. 的名义,在美国48 个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共经营2178 家面包店。
8.99 美元=咖啡随便喝?
2020年2月底,Panera推出一项针对咖啡的无限量订阅服务,消费者只需要支付8.99美元,就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随便喝咖啡。在声明中,Panera是这样写的,支付8.99美元的月费后,「在正常时间,用户每2小时可以免费喝一杯热咖啡、热茶或冰咖啡,而且可以免费续杯」,此外,咖啡的大小不限,但是不包括冰滴咖啡、浓缩咖啡、冰茶和酒精饮料。
在三个月的先期测试中,这项订阅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Panera 的CEO Niren Chaudhary 表示:「我们正在颠覆行业,我们不觉得别人曾经做过类似的事!」。
事实上,这项服务也是基于Panera 以往的用户存量做的,因为它之前的免费会员体系「MyPanera」已经有3800万用户;在订阅制的帮助下,Chaudhary 认为用户量未来可能能达到5000 万。
Panera Bread 的超级会员分析
我们不妨来看看资料:在前三个月时间,Panera 在克利夫兰(Cleveland)、哥伦布(Columbus)、罗利(Raleigh)、纳什维尔(Nashville)的150 家店铺中进行了测试,成果相当不错。
- 测试期间,店铺访问量增加200% 以上,很多用户几乎每天来一次;
- 70% 的订单中还包括其他商品;
- 订阅会员的续费率达到90% 到95%;
- 市场测试期间,新增了大约25% 的会员,他们几乎完全来源于此项订阅服务。
这些资料证明,消费者确实愿意为价值付费─按照Panera 一杯咖啡2.2 美元的价格计算,只需要4 杯,8.99美元基本就喝回来了,剩下的完全属于「占便宜」。
这其中非常值得关注的资料是,大多数消费者不是拿起咖啡就走,而是顺手买了面包等小食,这就意味着连带率的提升,换句话说,咖啡订阅成了「流量产品」 、「低毛利导流产品」,不赚钱,就是为了拉消费者进门。
进门就是成功的一半,这是零售业的铁律:对于Panera 来说,一方面它将「消费者早上来Panera 喝咖啡」变成「消费者来Panera 吃早餐」,相当于直接切入了全新的市场,而且还用8.99 美元锁住消费者。Chaudhary 表示:「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方式,不仅能让消费者对我们的咖啡平台更感兴趣,而且还能让他们接触到我们咖啡馆里的食物,特别是在早餐时间。」
另一方面,连带率的提升对于Panera 的销售收入有很好的帮助,资料显示,美国消费者每年平均在咖啡上消费1100 美元,高昂的价格,很多人对此背负相当重的压力。8.99 美元直接免除了消费者的压力,带来心里的宽慰,更重要的是,之前要花的这1100美元,其实已经放入咖啡的「心理帐户」了,这下突然「凭空出现的」1100美元,就相当于「捡到的钱」。
人类一般如何处理「捡到的钱」呢?不是存起来,而是挥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了订阅制后,70% 的到店顾客还买了其他商品。换句话说,粗略地讲,假设1 位消费者一年会在Panera 买1100 美元的咖啡,那么现在就可能变成108 美元的咖啡订阅+1100 美元的零食,相当于将ARPU 直接提升10%。
最后,这项服务其实还可以更有趣,比如所有订阅会员在拿咖啡的同时,如果购买其他商品,会获得积分,X 积分换取1 件商品;如果希望提升某个时间段的到店率,那么就可以在特定时间段设计积分翻倍等。甚至还可以抄瑞幸咖啡的作业,玩个「百万大咖」等等。
订阅制改变商业,Panera 抄了Netflix 的商业模式,国内零售商们,这样的模式是不是该学习一下?
商业改变世界,创业就是交朋友。添加六哥微信号,聊创业聊未来:jackhe2013
作为创业者,我们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我们团队希望把每天的观察写成文章,从万千信息中挖掘最有价值的商业创意和创新思考,帮你省时间,让这些知识成为你事业的启发。我是六哥,感谢关注【商业不靠谱】。
媒体与出版
书店业线上革命:独立书店联合电商获得成功

自今年年初在美国上线以来,Bookshop的增长势头便十分迅猛,甚至直指亚马逊在图书销售领域的垄断地位。该网站由Literary Hub联合创始人安迪·亨特创办,旨在为小型独立书店提供帮扶和支持,它的成功更被认为是“图书销售史上的革命性时刻”。日前Bookshop宣布在英国上线,正式进军海外市场。
Bookshop于今年1月成立,网站允许独立书店创建虚拟店面,店家可从每单销售中获得全部利润,即图书封面标价的30%。不仅如此,所有的售后和配送服务将全部由Bookshop及其分销商合作伙伴(为分销商提供一定的书籍折扣)负责,物流时间一般在2-3天。
“这是一段疯狂的旅程,”亨特说,“我们原本打算至少要用半年时间来完善Bookshop网站,没想到疫情突然爆发,随之而来的便是业务量的井喷。”
目前美国共有900多家书店宣布和Bookshop签约,与其成立之初的250家相比,已经是质的飞跃。“我们2月的销售总额为5万美元,到3月每天都能卖出那么多,而到4月这个数字已经增至15万美元了,”亨特说。到了6月,Bookshop每天的销售额甚至高达100万美元。目前,平台已经为美国各地的独立书店赚取了超过750万美元的收入。
“当时除了我之外,还有4名员工。我们都在家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努力想让这一切尽快实现。这是一个真正的白手起家的故事,”亨特说,“但同时也令人欣慰,经常有店家给我们发信息表达感谢,说正是因为我们,他们今年的房租和医保才有了保障。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和巨大的压力,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真是太棒了。”
作为一家B型企业(指符合“社会与环境表现、企业责任与透明化的严苛标准”的企业),Bookshop的创立宗旨是“通过支持独立文学的发展,为广大公益事业做贡献”。公司章程明确规定,Bookshop将永远不会被卖给任何大型零售商,包括亚马逊。
在亨特看来,Bookshop的成功离不开读者对本地独立书店的喜爱。“亚马逊的存在使得很多实体书店陷入了困境,疫情的爆发更加速了它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百年老店却备受重创,举步维艰。我们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有足够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加之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便纷纷向自己心爱的书店伸出了援手。”
亨特曾计划于2021或2022年才开始在英国推行自己的网站,但Bookshop在美国市场的成功迅速引起了英国同行的注意,各商店、出版商以及图书作者都要求他加快进度。11月2日,Bookshop.org正式上线,目前已经有130多家书店签约,预计到年底还将增加200家。该公司英国业务将由Etsy前国际副总裁妮可·范德比尔特负责。
“我们必须赶在圣诞节之前,方便顾客及时购(用来送礼的)书,否则很多书店可能就熬不过这个冬天了。这也是我们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确保网站能够及时上线的原因,”亨特说。
对各书商来说,在Bookshop开店几乎不需要成本,所有的客户服务及物流运输都由后者免费提供(在英国由分销商Gardners负责)。亨特想要为读者提供一种特别的线上浏览体验,希望能够复刻“在实体书店里发现了一本好书的喜悦”。与其他零售商不同,Bookshop的相关推荐更加人性化,来自于专家手动整理而不是算法推荐。每个书店都拥有自己的专属页面,顾客可以在这里浏览推荐书单,比如The Shetland Times书店(位于英国最北端的书店)老板的个人书单,或诸如“我给员工读过的搞笑图画书”“帮助你掌控生活步调的书单”等等。
许多英国书商和出版商对Bookshop的到来表示欢迎。不过,“这么多年来,我们作为独立书店一直在夹缝中生存,无法和大企业抗衡,”Rossiter Books的老板安迪·罗西特说,“虽然现在有人送来了武器,但我内心深处仍然感到不安。”Picador出版商菲利普·格温·琼斯则认为,Bookshop的到来“是一个革命性的时刻”,“无论是对英国图书销售业,还是对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发展,都会带来积极关键的影响。”
“很多企业拥有自己的仓库,有时他们会进行亏本销售,或者利润率很低,我们不敢这么做,也没法和他们竞争。所以我很高兴Bookshop可以和亚马逊竞争,靠我们自己是绝对做不到的,”Imagined Things书店老板乔治娅·埃克特说,“首先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影响力,一个足够大的网站,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团队负责运营。我们都忙着经营自己的生意,根本没有时间做这些事。”
商业改变世界,创业就是交朋友。添加六哥微信号,聊创业聊未来:jackhe2013
作为创业者,我们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我们团队希望把每天的观察写成文章,从万千信息中挖掘最有价值的商业创意和创新思考,帮你省时间,让这些知识成为你事业的启发。我是六哥,感谢关注【商业不靠谱】。
商业趋势
社交电商之后,算法电商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算法电商是什么鬼?这是我杜撰的一个词,你可以想象今日头条是算法分发的内容平台,跟微博、公众号基于社交订阅的模式完全不同,如果将今日头条的内容信息换成商品信息,就是我说的算法电商。实际上就是根据你的兴趣偏好展示商品流,AI算法推荐符合你喜好的好商品。国内谁想干这件事?就是五环内人群看不懂的拼多多。而在国外,也有一家企业摩拳擦掌,准备用算法电商重塑零售市场。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速了时尚零售和百货的衰落。J.Crew、Neiman Marcus 及 JCPenney 先后申请破产,几乎所有品牌从今年一开始便面对着巨大的销售压力。然而,却有一家新型创业公司选择在这个特别时刻上线,并试图以全新的购物体验改变消费习惯。它就是 The Yes。
The Yes 由 Julie Bornstein 与 Amit Aggarwal 联合创立。在此之前,Bornstein 为美国在线个人造型服务平台 Stitch Fix 的首席运营官,在 20 年的职业生涯中,她还曾帮助多个品牌走向数字化,包括 Nordstrom、Urban Outfitter 及 Sephora 等。丰富经验和前瞻性愿景亦帮助她成功从 Forerunner Ventures 及 True Ventures 等投资公司融得 $3,000 万美元资金。而曾任职于 Google 和 Bing 等搜索引擎巨头的 Aggarwal 则为 The Yes 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全新设计的 AI 算法来打造属于未来的「百货公司」。
时装周街拍常客 Taylor Tomasi Hill 也加入到 The Yes 担任时装和创意负责人。在她的领导下,The Yes 除了采用更具年轻活力的拼贴视觉风格外,还以分类学代替大数据,将一件衣服拆分成不同的部分,从长度、印花再到颜色,以此来学习消费者的需求,再利用电脑技术扫描品牌整个系列,为用户提供建议。
这个 App 首先会通过一个调查问卷来了解用户的风格和喜好,算法利用 AI 和机器学习辨别你的审美偏好,从颜色、款式再到细节等方方面面。在看到产品时,用户只需简单选择「Yes」或「No」,便能帮助系统更好地学习个人风格,并逐渐提供「量身定制」般且更为精准的单品推荐。因此根据用户口味的不同,每个人都推荐页面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 Bornstein 看来,传统百货和电商的 App 大多只是将网站缩小到手机屏幕之上,而 The Yes 则是完全为手机而造,迎合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除此之外还有三个不同之处:一是 The Yes 不拥有库存,仅作为品牌与消费者的中间人(以赚取佣金为主),用户下单后,将由品牌直接寄送货品;二是 The Yes 使用的是品牌提供的 Lookbook 及单品图,不对商品进行二次拍摄,这样品牌在形象的呈现上也拥有自主权;最后一个是具有社交属性,好友可以看到彼此的 YES 列表,并可相互分享喜爱的单品。
该 App 首发包括近 150 个合作品牌(并在持续增加中),从 Gucci、Prada、Acne Studios、Theory、Everlane 再到 Levi’s 等,涵盖从奢侈品到快时尚等不同类别和价格范畴。但这也意味着,差价可能超过十倍,但款式相似的两件单品将同时出现在给用户的推荐页上,无疑将对高端品牌造成不利。而 Fast Company 也指出,由于 The Yes 不直接把控商品质量和物流配送,未来在这两方面也可能引起纠纷。
The Yes 目前仅在美国地区上线,而在大多数门店尚未开放、线上成为主要购物渠道的情况下,这次疫情或多或少给其创造了机会。但虚拟百货和实体百货在购物体验上不尽相同,消费者是否真的需要被动式的单品推荐,它最终又能否成功改变大家的购物习惯,这仍有待观察。
商业改变世界,创业就是交朋友。添加六哥微信号,聊创业聊未来:jackhe2013
作为创业者,我们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我们团队希望把每天的观察写成文章,从万千信息中挖掘最有价值的商业创意和创新思考,帮你省时间,让这些知识成为你事业的启发。我是六哥,感谢关注【商业不靠谱】。
-
电商与新零售4年 前
让明星、网红给你生日祝福!名人视频问候服务Cameo获硅谷5000万美元投资
-
区块链3年 前
DeFi内能否实现无抵押贷款?加密货币无抵押借贷新模式了解一下
-
歌颂失败3年 前
过去10年英国最大的创业失败案例
-
区块链3年 前
DeFi周报:价值投资在DeFi领域更可靠
-
歌颂失败3年 前
编辑推荐:在一个陌生的城市,100美元、一辆破皮卡、零人脉,如何创立一家百万美金估值的企业?
-
交通和旅游3年 前
“以每月四万日元全日本随便住”,多地点住宅订阅模式会成为全球趋势吗?
-
文创与生活消费3年 前
餐饮界Airbnb,搭起私厨和旅人间的桥梁,全球最大社交餐饮平台成长史
-
商业趋势3年 前
疫情之下,远程经济成为最热门风口,是否能持续?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Login